什么是正向开发,逆向开发,抄袭?


正向开发是一个从无到有的过程,先期立项、调研、设计、制造经过一系列的准备。作为上游角色,需要了解下游厂商达到了什么样的工艺级别,有哪些技术突破了,那些技术是优势,哪些材料能够满足需求又能达到怎样的效果。作为设计部门,需要具有前瞻性,根据潮流变化设想三年之后的造型,保证产品开发出来之后具有竞争力。
逆向开发是从上向下的开发过程,以成熟的产品为基础模仿、仿制,进行二次创新。通常会先对成熟的产品(如下图随处可见的国产nismo套件)进行数据扫描,再根据得到的数据进行开模,有的能在模具上进行一些修改作为微创新,最终生产出来和成熟产品八九不离十的产品。原产品的问题缺陷大多遗传下来、往往质量比被复制的产品更差,贻误自主研发能力的增长速度,对企业进军市场不利,而且会涉及知识产权等问题,但以现在的国情来看,知识产权似乎没有人关心,从需求反推回来的设计与开发是有高低之分的。

再谈抄袭产品的做法——这根本算不上开发,简单的一种做法是拿一张效果图,类似乐高积木甚至橡皮泥的方式,使用树胶腻子一步一步手工堆积成图中的造型;亦或是买一个正品的杠做倒模,倒出来过后再通过大量的手工去修整打磨。在很多时候我们说的手工制品好,手工匠人固然值得尊重,然而在塑料件生产方面,还真是得依赖精密的模具和机器,因为手工和倒模工艺,从精度、型面角度、光滑度等指标远比不上正向开发的模具生产。并且由于没有精细的工程数据,无法为产品进行精准开模,出来的产品往往也是参差不齐,手工师傅用心了,那可能这个产品就能安装上,如果手工师傅打磨不到位,那就只能看改装店有没有自己的本事给安上了。如下图所示,这是手工制造产品的弊端,一遇到较为复杂的造型,通常会产生的问题。
抄袭者的手工作品,表面的光顺难以保障

正向设计的作品,对于每个细节的考究
正向开发其实十分困难,需要对风格、材料、工艺、技术等等有较强的前瞻力。
以主机厂为例,你以为现在在售的2018款改款车型真的是今年设计出来的吗?诚然,这款车的试制车少则一年前的今天就做出来并且通过多次评审验证了,数字模型至少两年前就有了,而设计效果图则至少三年前,若是一款新车型上市,那必然是三五年以前就开始在做效果图了……
那么,在3-5年前的今天,设计部门和市场部门要花大量的心血去做市场调研,这非常的关键,毕竟谁都不能预知未来,不可能清楚三五年后流行什么造型风格。不仅外观的拿捏很重要,材料、配色的选择也很关键,一旦不慎,项目就被扼杀在摇篮里,前面花的功夫就白费,或是量产之前发现设计上出现了问题,那花费的成本可能是之前的十倍还不止。如果能够顺利熬过3-5年到量产,这才是我们所谓的某款车型的“设计成功”。
一款车型的整包围使用正向设计,优势是质量和知识产权,劣势是开发周期约一年才能达到量产;而逆向设计可以在短短两三个月内完成仿制,当然质量是达不到原产品水平的。


安装验证过程中的LIMGENE品牌途乐保险杠,合位以及配色效果评审

数字模型细节,每一个卡扣、螺丝都通过精密的数据结构演算,保障安装合位
正向设计和逆向设计说的是人与人造物之间的关系,其中的正向、逆向是人认识和改造人造物的过程中的做事步骤,实质是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思维步骤,逆向之所以(有时候是)负面,是因为逆向的对象是别人的东西、而且这时逆向的目的是不劳而获坐享其成、而不是站在前人或巨人的肩膀上后发超越。

数字模型侧面截图,复杂的线条奠定了质量的基础
正向设计开发其实是一个中国特色的词,像我们这样后来居上的工业国家才会出现,在一些发达的西方国家里,他们认为的设计(design)即是正向开发,设计意味着创新,而不是因为某种需求来倒推需要创造什么样的产品。这样的认知下,无论是工业还是艺术,理性还是感性,所造之物都是所谓正向的——没有前人可参考的。
之所以这个词在中国被强调多次,是因为早期我们的主机厂不具备正向设计开发的能力,通过引进海外的成熟技术,用逆向的方式进行吸收和学习,逆向多了,自然也逐渐培养了正向设计团队,开始做自主品牌做创新,比如走在前沿的WEY、观致、领克等,才真的是国人汽车制造的正道。
在汽车改装后市场,重庆安福汇LIMGENE团队,也将正向设计开发进行到底。


即将亮相CAS车展的LIMGENE途乐改装产品
不唯一处有创新,人生而不同,关注于人的潜力发挥与个性发展,进而提升组织效率,是人和组织的进化方向;人的需求是无限发展的,只有以正向设计顺应需求的无限发展,人造物的世界才充满多样性,并显得可爱。